十德盛科技

MICRON代理商  |   储存芯片  |   内存芯片  |   English  |   中文版  |  

  • 首 页

  • 产品中心

    搜索器
    产品图片
    主营品牌
    实时价格
    代理库存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公司简介
    企业文化
    企业荣誉
  • 询 价

  • 产品资讯

  • 质量控制

  • 联系我们

库存搜索



新闻中心

  • 无线充电MCU出货量高速增长,兆易、盛群均将发布新...
  • LPDDR价格飙涨 2018年8GRAM依然供不应...
  • 水涨船高——您为2017“双十一”做好准备了吗?
  • 一加将限制用户数据收集 10月底明确隐私条款
  • 防水固态移动硬盘诞生 史上最薄最大容量480GB
  • 高通向欧盟做出让步 380亿美元收购NXP有望获批
  • 瑞萨电子推出支持Android™ 8....
  • Nature子刊:验血测肝癌,华人学者联手带来早期...
  • 叫板美敦力!这家中国企业用“黑科技芯片”,或将研发...
  • 价格暴涨60% 提高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刻不容缓
  • 半导体存储器全球供应紧张
  • 存储芯片利润望创纪录 三星电子股价开盘大涨4.5%
  • 内存涨价助三星市值创新高,国产手机厂商叫苦成三星打...
  • 莱迪思携手Helion推出开箱即用的ISP解决方案
  • 豪威科技OmniVision推出突破性夜鹰Nyxe...
  • Allegro MicroSystems,LLC发...
  • Intersil 推出业内首款USB-C降压-升压...
  • 日媒称中国北斗系统精度将媲美GPS:2020年或覆...

新闻中心您现在的位置:首 页  >   >> 新闻中心

半导体存储器全球供应紧张

来源:深圳市十德盛科技有限公司 | 发布时间:2017-10-13 | 浏览次数:

 当下,以DRAM为代表的半导体存储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涨价潮。DRAM作为半导体存储器的产品类型之一,常见产品形态是内存条,主要的两个应用市场是PC和智能手机。据京东商城官网显示,金士顿DDR4 2400 8G台式机内存在半年内价格从400元左右涨至800元左右,同时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在9月25日的媒体交流会上称,国产手机下半年仍会涨价,部分原因是内存成本上升。

 

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,2016年第四季度DRAM严重供不应求,带动2017年第一季度的合约价上涨超过30%,各类产品价格均上涨。

 

连续四个季度的DRAM涨价潮背后是仍在扩大的供需缺口。一方面,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,至2017年下半年达到高潮,另一方面,上游制造商三星电子、SK海力士、美光科技对市场具有长期垄断地位且掌握市场定价权,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,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三大厂商DRAM市场份额总和约占全球市场的94%。

 

内存作为智能手机核心硬件之一,一直以来依赖进口。据一位长期跟踪半导体产业的证券分析师称,存储器作为一种根据库存、需求、产能因素变化而具有明显周期性的行业,这一轮涨价大幅增加了国产智能手机和PC厂商的成本,特别是存储器成本占比相对较高的中低端智能手机,侵蚀了竞争激烈、利润微薄的智能手机产业,PC厂商则面临PC出货下滑与存储器供给严重不足的双重压力。当下,部分智能手机已经涨价,幅度为100~500元。

至9月12日苹果发布88%~90%屏占比的iPhone X后,这场自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内全面打响的手机全面屏之战进入高潮。

 

金立集团是参与者之一,“手机厂家的成本一直在涨”,9月25日推出了新一代全面屏手机产品M7的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在媒体交流会上称,当下内存产能已经跟不上需求,涨价已经成为一种必然,虽然金立公司坚持使用6GB内存且没有抬高手机价格,但从手机市场行情来看有涨价趋势。分析师称,目前智能手机内存容量为2G~8G,同一个厂家推出的同一款智能手机仅仅因为存储器容量的不同,价格可能相差数百元到一两千元。

 

DRAM市场格局仍以三星电子、美光科技、SK海力士三大寡头竞争为主。7月7日,三星电子发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其营业利润创5年来季度利润新高,同比增长近72%达到14万亿韩元 (约合121亿美元)。集团在业绩展望中称业绩受到芯片业务强劲表现的提振。9月27日,美光科技发布的第四财季创下61.4亿美元营收,超越了华尔街分析师预期,比上年同期增长91%。其中DRAM产品销售增长5%,由于DRAM产品利润率增长,该季度毛利率为50.7%。

 

涨价背后也和三大厂商供给收缩有关。当下,半导体产业正经历一场技术迭代升级,即2D NAND Flash(二维闪存)转移至3D NAND Flash(三维闪存),三大厂商纷纷进行闪存迭代升级的生产线建设,同时对于DRAM的开发和资本投入方面相对保守。分析师表示,预计到2018年,随着3D NAND Flash产能和良品率不断提升以及新增产能陆续投产,存储器供应紧张局面有望缓解。

 上一篇:价格暴涨60% 提高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刻不容缓

 下一篇:内存涨价助三星市值创新高,国产手机厂商叫苦成三星打工仔

返回列表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
十德盛科技专业  MICRON代理商, 储存芯片, 深圳储存芯片, 深圳内存芯片, 内存芯片!
版权所有 @ 2011-2017 深圳市十德盛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8096549号 
电话:86-755-82798105    传真:86-755-82798105    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华强广场A座14E